为薛台悼亡
白居易〔唐代〕
半死梧桐老病身,重泉一念一伤神。
手携稚子夜归院,月冷空房不见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一边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树一边是久病的身躯,每当想到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伤。
夜晚手拉着年幼的儿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园中,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没有看见任何人。
注释
重泉:犹九泉。旧指死者所归。
简析
《为薛台悼亡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首联以半死梧桐自比诗人年老体衰、生命垂危的状态;颔联进一步深化了哀思之情;颈联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,隐藏着更深的孤独;尾联以月光的清冷和空房的寂寥来烘托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凄凉。此诗情调沉郁,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思念,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孤独与伤感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
酬乐天咏老见示
刘禹锡〔唐代〕
人谁不顾老,老去有谁怜。
身瘦带频减,发稀冠自偏。
废书缘惜眼,多灸为随年。
经事还谙事,阅人如阅川。
细思皆幸矣,下此便翛然。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
野歌
李贺〔唐代〕
鸦翎羽箭山桑弓,仰天射落衔芦鸿。
麻衣黑肥冲北风,带酒日晚歌田中。
男儿屈穷心不穷,枯荣不等嗔天公。
寒风又变为春柳,条条看即烟濛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