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秋兰
静诺〔清代〕
长林众草入秋荒,独有幽姿逗晚香。
每向风前堪寄傲,几因霜后欲留芳。
名流赏鉴还堪佩,空谷知音品自扬。
一种孤怀千古在,湘江词赋奏清商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秋日里长林野草皆入荒芜,唯有那幽美姿态的花儿散发晚香。
每于风前挺立堪可寄托高傲情怀,几经霜打仍想留存一缕芬芳。
名流雅士赏鉴之余堪可佩于衣襟,空谷之中得遇知音更令品格传扬。
这一份孤寂的情怀千古长存,恰似湘江畔的词赋奏响清商之章。
注释
长林:指大片的树林,广阔的树林。
荒:荒芜。
幽姿:谓清幽秀美的姿态。
逗:此处有散发、溢出之意。
“每向”句:谓秋兰即使在风中亦傲骨挺然,不屈服。
“几因”句:谓兰于霜冻之后仍然散发芳香。
名流:指文人雅士,有名望的人。
简析
《咏秋兰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此诗首联对比鲜明,秋天万木凋零、百草荒芜,只有兰花保持着它幽雅的身姿,散发出淡淡的晚香;颔联进一步描述了它的独特性格;颈联转入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;尾联则将情感升华到更广阔的时空范畴。这首诗对兰草的清香傲骨、雅姿洁品作了进一步的阐扬,诗人对兰爱得真挚,内中寄托着他自己的情感和体验。
鉴赏
向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,是谓其品操高洁,风姿清雅,历来诗家吟诵者甚多。静诺此诗,一承前辈诗人旨趣,对兰草的清香傲骨,雅姿洁品作了进一步的阐扬。当然,诗言其志,内中自然寄托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。说诗人以兰自况,亦无不可。至少我们可以认为,诗人爱兰,爱得很深沉很真挚,犹如千余年前楚三闾大夫屈原那样。这便是诗人的心声。
小园
黎简〔清代〕
水影动深树,山光窥短墙。
秋村黄叶满,一半入斜阳。
幽竹如人静,寒花为我芳。
小园宜小立,新月似新霜。
小港渡者
周容〔清代〕
庚寅冬,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,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。时西日沉山,晚烟萦树,望城二里许。因问渡者:“尚可得南门开否?”渡者孰视小奚,应曰:“徐行之,尚开也; 速进,则阖。”予愠为戏。趋行及半,小奚扑,束断书崩,啼,未即起。理书就束,而前门已牡下矣。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。天下之以躁急自败,穷暮而无所归宿者,其犹是也夫,其犹是也夫!
粤王台怀古
廖燕〔清代〕
粤峤犹存拜汉台,东南半壁望中开。
命归亭长占王业,人起炎方见霸才。
日月行空从地转,蛟龙入海卷潮回。
山川自古雄图在,槛外时闻绕电雷!